听新闻
放大镜
镜案专栏第5期:夺命诊所
2018-06-11 09:40:00  来源:崇川区检察院  作者:通崇检

   

  啥都能治 

  老赵的诊所,藏在一处民房里,一条石子路坑坑洼洼像蚯蚓扭着身子延伸,尽头便是。探进去看,二十平米的空间用布帘子隔成前后两间。进门能看到一张黑色仿红木办公桌。桌上最显眼是一沓厚厚的名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只要是病,就能治。靠墙立着一个玻璃橱,橱里面塞满了瓶瓶罐罐,中西药都有。墙上挂着“救死扶伤”之类的医者古训。 

  在老赵看来,名片的广告不算吹牛,他这个“阜阳医生”名头早已在外。 

  生意上门 

  诊所门口,老赵二百多斤的身子半仰在藤椅上,眯着眼打盹。听到电动车急刹的声音,老赵微微抬了眼皮:生意上门了。 

  老赵招呼着人进门,问着哪里不舒服,昨晚吃了什么。看病的是个工地的小伙子,嘴唇苍白,扶着墙,风一吹就要倒。老赵不紧不慢开腔:受了风寒,打一针吧,想好的快点就去后屋挂水。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说还是打针吧。老赵笑了笑,知道人家心疼钱:挂水费钱还耽误一天活儿,他们卖力气吃饭干一天拿一天的钱,往外抠钱比老太买菜还算计。 

  针筒里抽了一管药水,老赵撸了袖子,给小伙子扎了一针。二十块,老赵头也不抬,接过皱巴巴的一张人民币。 

  电瓶车冲出去老远,诊所门口又扬起一阵尘土。 

  阜阳医生的名号 

  像这样的生意,老赵每天都要接七八个,附近工地的工人,周边的住户,都是老主顾。一般也没什么大毛病,头疼脑热之类,老赵见多了,用药基本八九不离十。日子长了,大家也和老赵混的熟,不看病也有过来闲聊的。 

  说起来,老赵肚里也算有货。只读了个初中,在安徽阜阳老家看了几本医书,各种歧黄之术皮毛都懂一点儿。农村人看病,一怕花钱二怕路远,老赵没办任何许可证就亮了招牌坐堂问诊。几年下来,名气攒了不少,奔着找他治病的还有邻村外乡的。正规医院多贵,哪有我这里实惠,老赵挺得意。 

  老家人穷,刮不到几个钱。五年前老赵来到南通,以阜阳医生的名头开了一家小诊所。收费不高,上门求治的踏破门槛,也算是薄利多销。这是一条流水线,有条不紊运作着:前面收钱后面打针挂水,或再送几句医嘱。 

  挂水咋就死了人 

  眼见太阳落山,老赵准备关门。突然手机响了,老王老婆打的,说老王不舒服,让他过去看看。小诊所一般出诊不多,收费也高点,老赵麻利收拾好药箱出门,电瓶车一溜小跑起来。 

  老王和老赵是安徽老乡,租了间民房在郊区,平时在工地干活。老赵进了屋,眼看老王面色发红,眼皮子下垂,身子靠在床边,初步判定是发烧。从药箱里取了药品,老赵麻利配好盐水,开始给老王挂水。估摸得有一个钟头才能挂好,嘱咐了女人几句,老赵先走了。 

  刚走不到十分钟,老王出事了。 

  老王挂了水,头上冷汗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头一转竟昏了过去。他老婆发现不对劲,拔腿就出门,喊来半路上的老赵和小叔子,抬手抬脚往医院送。焦急等了四十分钟,人没救过来。老王老婆腿一软,瘫在地上嚎啕大哭。 

  老王死了,老赵懵了。 

  尸体检验鉴定书写着,老王是过敏性休克死亡。简单说,老王的体质对老赵配的那种药水过敏,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多脏器衰竭。咋挂个水就死人了?老赵的胖身子在发抖,行医多年,他第一次感到害怕了。老王的影子在眼前晃悠,一双大手伸过来死死掐住他的脖子。噩梦醒了,老赵一身冷汗! 

  “阜阳医生”那边挂水死了个人!消息在附近工地疯传开来。老赵的诊所大门紧闭,已经几天没见开门了。后来,有消息灵通的人说老赵因为非法行医被警察抓走了。几个常去挂水打针的汉子有点惋惜,这个诊所,怕是等不到开门的一天了。 

  亮哥说案:除了打击我们还能做什么 

  非法行医,老赵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治死了人,无证开诊所,老赵难逃法律惩处。对于这类案件,司法机关和医疗主管部门都有一套处理流程,无外乎是打击取缔教育云云。 

  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老赵确实犯了大错,有老王冰冷的尸体为证。但是,尸体不是给老赵以及小诊所盖棺定论的唯一评判标准。 

  更多的事实是,老赵的诊所给许多老百姓提供了就近医疗的便利,很多在大医院看不起病没时间看病的打工者在这里得到了廉价快速的医疗服务。 

  联想到七八十年代农村的赤脚医生,同样是利用简单的医疗知识,满足了普通老百姓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时至今日,老一辈的赤脚医生在当地仍有很高的威望。 

  如何整合民间的医疗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这里面,既有老问题,也有新课题。 

  当下,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疗事业不断兴起。大病到医院,小病去社区。很多人就医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与此对应,社区医疗发展面临人才巨大缺口。一方面要引进专业的科班医学人才;另一方面,如果可能,不妨适当吸纳一些口碑不错、技术过硬的民间医生进入社区医疗队伍,考试也好,招聘也好,加以培训,快速上岗。如此,既解决一些民间医生非法行医的尴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区医疗人才的不足。 

  民间医生缺点很明显,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医学培训,规范意识、专业意识、法治意识欠缺。但是,他们有着大量常见疾病的的临床经验,正是社区医疗所急需的。 

  用对了这些半路出家的“非法”医生,也许比一棒子“打死”他们更有意义。当然,对于一些根本不懂医术纯靠坑蒙拐骗兜售各种“大力丸”敛财的“江湖医生”,只能狠打严打了。 

  编辑: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