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镜案专栏第46期:业绩“狂”
2020-01-20 15:10:00  来源: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  作者:通崇检

  业绩牛人

  在永发保险公司,阿群挺耀眼。做业务员时保单不断,业绩没掉出过公司前三;三十出头,破格提拔公司中层领导,当上收展室主任。公司领导都说,阿群进高层管理不过时间问题,配豪车拿年薪,快哉快哉。

  阿群大学毕业后就进了这家保险公司,一干就是十年。干保险,拿业绩说话,用保单提成。理儿,阿群都懂。真入了行,阿群感觉更残酷。先撕掉学生那层薄脸皮,拿亲戚、朋友“试水”,做了几个人情保单。至于保险能保点啥,阿群也说不准,反正什么红利、返还、奖励说的挺诱人。公司有一套话术,每天练十遍,阿群的舌头居然捋顺了,普通话的土味也去了不少。

  阿群给一个大妈介绍过分红型人寿保险,说得唾沫横飞,意思买了这份保险,下半辈子等着享福,比亲儿子都靠谱。大妈听了半天,给阿群递了一杯水,说小伙子歇歇吧,这保险我买,我信不过保险公司,可瞅着你人还不错,不会骗我。

  阿群挺尴尬,怎么保险公司在大妈眼里像诈骗公司?唉,想这么多干嘛,做到保单就是成功,你管人家怎么看?心理一调适,阿群的胸膛又挺起来了。

  压力山大

  时间长了,阿群感觉业务压力越来越大。保险公司之间竞争激烈不提,光客户“猴精”就够让你吃一壶。你以为保单文字密密麻麻像蚂蚁客户没耐心细看,人家端着一杯水不紧不慢看半天,时不时问你几个法律问题;你靠话术把保单收益吹得天花乱坠,人家冷不丁指出你的保单设计陷阱和漏洞,盈亏算的清清楚楚。

  几次经历过后,阿群信心有点动摇:光靠嘴皮子说破了天也没用,得来点实惠,打打感情牌。

  阿群开始不断请意向客户吃饭喝茶喝咖啡,处成朋友再做保单。这一招效果不错,但有两个缺点,周期过长,花销不小。自己挣点提成全搭进去不说,还动了家里的存款。老婆纳闷了,怎么做保险天天泡在茶社酒吧,还要自己倒贴钱?阿群苦笑两声,说是业务需要。

  再往后,考核压力更大,阿群的动作更离谱:自己掏钱做保单,冲业绩。眼看着房子都抵押借了外债,老婆气的回了娘家。

  盯上保费

  阿群觉得,业绩如果冲不上去,不但老婆挽不回来,自己目前的位置也难保。眼看着比他当年干劲还足的小年轻个个精神抖擞,危机感顿生。

  阿群要智斗。

  收展室主任,挺好,手下管着一个地区的业务员,保费笔笔经手。这种管人的感觉,阿群很迷恋。等等,保费。保费?阿群有了主意。

  收上来的保费,阿群不上交公司;客户退保有损失,阿群承诺全额退还还有利息。吞掉保费,还债,这个套路阿群玩的很熟溜。

  再往后,阿群的胆儿越发大了。和老客户借钱说手里有项目稳赚钱,五六十万元入了腰包。保费没进保险公司账户,很多客户都收到退保通知。顺着一查,是阿群在里面捣鬼。

  公司领导脸都绿了,这个德行怎么重点培养?这是养了条蛀虫啊!想找阿群当面对质问个清楚,人早跑到外地躲了起来。

  那些和阿群喝过茶吃过饭的客户,气得直跺脚。当面叫哥叫姐叫姐叫大爷,坑起人来满脸笑呵呵,这种人能做什么“保险”?钱交给他,一点都不保险。

  躲了几天,阿群被民警“拎”了回来。高利贷公司要卖抵押的房子,老婆等着签字离婚,一帮客户天天上门讨债。阿群想,如果当初对业绩没有那么疯狂的执念,会搞成现在这样吗?转念一想,没有那些业绩,你能坐到这个位置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啊,阿群轻笑两声,有遗憾无后悔。

  保险,是一种人生态度

  保险行业是个舶来物品,洋人发明的,在中国落地生根不到百年。新中国成立后,保险行业发展很快,保险公司国企民企共同竞争,财险、寿险、车险多个险种都出现。保险开始和每个人的生活发生关系。

  也许是水土不服,保险行业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印象一直不算太好,经常被归到传销或诈骗之类的行当里。平心而论,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过步子迈得太大业绩冲得太猛的时候,为了保单牺牲了职业操守和行业信誉。不少业务员夸海口虚假宣传随意承诺,一些保险公司收保费开心要理赔“脸难看理难赔”,某些保险宣传侧重投机投资、发财分红,忽视保险本来的风险防范和降低意义。简言之,保险公司的业绩观念、理赔机制、从业诚信,从业人员素质形象,民众对保险行业的认知,多重因素叠加,种种问题积累,让保险行业的形象受到很大损害,连带着所有保险业务员承担“连带责任”。

  不过,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这种天然属性决定,它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里会越来越会被更多的普通人认识和接受。

  比如,中国人每年都要看全国“两会”,眼瞅几个“老大难”的问题,人大代表年年提,见效总是难。怕生病,尤其大病,花钱无底洞,那就趁活蹦乱跳的时候买份大病医疗保险,多份保障;养老金微薄,物价啥都涨,也能用补充养老保险先防着点;孩子教育需要巨大投入,买个成长保险先预备着。那些无处安放的焦虑和不安,一份保单能稍稍缓解,未尝不是好事。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在政府各项社会制度保障还远远达不到老百姓期望值的时候,需要一种防范意外风险,应对未来不明趋势的手段和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客户选择保险的心态开始由被动接受到主动了解,对保险制度和风险收益有了更理性客观的认识。

  早些年,保险业务员靠“坑蒙拐骗”拉保单的场景,以后只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保险行业顺应大势回归初始定位,客户掌握保险知识,用正确心态看待这个行业。只有这种良性关系建立,整个保险行业才能真正迎来春天,政府保障之外的另一瓶“稳定剂”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舍不舍得掏几百几千块买保险或者其他风险规避产品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对生活长远规划的态度。在西方,买保险意味担负起了生活责任。这个观点,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

  人生态度,比一份保单重要的多。

  编辑:葛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