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全市金融网络犯罪研究基地暨研究会法治讲坛在新崇川开讲啦
2020-08-28 16:52:00  来源:崇川检察

  

  8月25日,南通市金融网络犯罪研究基地、南通市法学会金融网络犯罪研究会、崇川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学习民法典专题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教授讲授《<民法典>与金融秩序的维护与治理》。南通市金融监管局局长张乃华、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葛重兵、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检察院纪检组组长张健、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张国建、崇川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陆松花、民生银行南通分行副行长于洋以及基地成员单位市金融监管局、银保监局南通分局、各商业银行、南通市两级公检法部分领导、干警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座从《民法典》编纂及概述、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金融网络治理若干实务问题、网络营销模式合法性认定、金融网络规制中的治理逻辑等六个方面展开。薛军教授引用近期热点案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民法典》编纂的历史背景、基本结构及对法源体系的影响,同时就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营销模式等制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四大规则中“同意”原则认定的六大指标,以及区分合法的社交电商与违法传销行为的六大操作标准。结合南通地区实际,薛军教授认为,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商业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不能按传统观念“一刀切”。

  

  在金融网络规制中的治理逻辑方面,薛军教授认为,要加强不同法律部门治理逻辑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在充分尊重私人自治前提之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强化预防性意识,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对网络荐股诈骗等新型犯罪模式进行精准判断和分析,警惕个案思维,力求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回应,最大限度降低“监管沙盒”效应负面影响。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该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思维强、理念新颖,通俗易懂,感觉受益匪浅。讲座既加深参会人员了对《民法典》的理解,又为金融网络司法实践以及风险防范途径提供了更多可行性思路。

  编辑:葛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