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努力站在金字塔的塔尖上,成为行业的标杆。”
“穿着这身检察制服,我常常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为什么呢?因为怕!”问起这些年从事检察工作的感受,“90后”张立新的回答让记者有点吃惊。“我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辜负了老百姓的信任,怕因为办案不当让公平正义打了折扣……”张立新说。
就是在这“战战兢兢”的工作状态中,他获得了全省、全国行政检察业务标兵称号,并多次立功。“理论功底强,业务能力强,调研分析强,是个难得的检察人才。”从江苏省镇江市检察院调入南京市栖霞区检察院不长时间,张立新就得到了同事们的广泛认可,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龚霞更是给予了他“三强”的高度评价。
打破专业壁垒,助申请人拿到赔偿金
张立新总是告诫自己,办理任何案件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61岁的刘某在居住地的县医院做了“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术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右肾70%左右中重度损伤,只能卧床,失去劳动能力。
刘某认为,自己的手术应属于医疗事故,遂将县医院告上法庭,提起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一审、二审、再审,三级法院都认为,无法确定手术存在医疗事故,对刘某的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之后,刘某又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手术分级管理中存在问题而提起行政诉讼,经过一审、二审、再审,三级法院均判决刘某败诉。走投无路的刘某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接手这个案子时,说实话心里有点怕,怕的是无法突破专业壁垒,怕案件有结果但没效果。”张立新坦承。
既然是“门外汉”,那就想办法“入门”。张立新在广泛涉猎有关医疗事故处理方面的制度及相关案件后,把重点放在了医疗手术分级管理上。他仔细阅读国家、省、市有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在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检索、文件学习和对照后,张立新发现,此类手术属于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应当经过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但案涉医院并没有依法报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存在监管失职。
根据审查发现的问题,镇江市检察院决定对该行政生效裁判依法监督,提请江苏省检察院向省高级法院提出抗诉。江苏省高级法院将此案发回重审。就在案件重新审理的过程中,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针对医疗中出现的问题,责令案涉医院向申请人赔偿损失。经案涉医院和刘某协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医院向刘某赔偿40余万元,刘某撤回监督申请。
个案正义的实现固然是工作成效的体现,但能不能在个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才真正考验检察官的智慧和能力。
“拿着双方的和解协议,我在想,案件办到这,结果是有了,但效果到位了吗?案件所反映出的国家医疗技术分级分类审批制度的虚设,才是引发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行政监管和社会治理的漏洞一天没有堵住,发生医患纠纷的可能性就一天不会降低。”张立新介绍说,“在办结此案后,我们又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规范手术审批监管专项活动,让更多潜在的患者不再受到伤害。”
查明案件事实,为“被负债”的离异农妇维权
在镇江市检察院工作时,张立新同时肩负民事和行政检察工作。在所办理的案件中,一件不服法院夫妻共同债务判决的检察监督案令他难忘。
监督申请人是从西南边陲远嫁至江苏的一名农村妇女,前夫有外遇后与她离婚。离婚时,前夫竟然拿出了65万余元的借条,说是婚内债务,需要两人各承担30余万元。由于她无法提供能够证明债务没有被用于家庭共同生产、生活的证据,法院判决该笔债务由两人共同承担。
受理案件次日,张立新就来到当事人居住地调查走访。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张立新初步了解到申请人的前夫经常赌博,案涉债务很可能是赌债。而申请人主要以种地为生,偶尔做零工贴补生活,不仅要抚养孩子,离婚后还在赡养着年老多病的婆婆。“从调查结果来看,判决要求申请人承担一半的债务可能有误,但如何查明借款用途呢?我决定从申请人的前夫声称的借债主要用于开办、经营浴室和拆迁新建住房查起。”张立新回忆说。
张立新和同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当地拆迁办、街道办、工商局、自来水公司,一点点地搜集证据,最终从工商局调取到了申请人前夫在借债前经营的洗浴室已经注销的证据;在自来水公司发现洗浴室注销时间与自来水切断供应的时间相符,进一步印证了洗浴室早在借债前就已关闭的事实。而从拆迁办、街道办调查到的情况来看,申请人的前夫在借债前后并没有购买或者建造自用房屋。至此,一系列新证据证明,案涉借款并未被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产经营。
根据调查取得的证据,镇江市检察院以判决认定申请人前夫借债为夫妻共同债务系错误推定等为由提请抗诉。再审法院在认真审查检察机关取得的证据后,改判相关债务为申请人前夫的个人债务,与申请人无关。收到法院的再审判决书后,申请人非常激动,专门给张立新打来电话致谢。
更让张立新高兴的是,必须由夫妻债务中“被负债”一方证明大额债务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的司法解释,在民法典正式实施后被废止。
苦练内功,努力治愈“本领恐慌症”
2023年7月,张立新由镇江市检察院调入南京市栖霞区检察院。这个刚刚荣获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标兵称号的帅小伙一亮相,就让新同事们充满了好奇。
“他来报到之前,就开始‘搬家’了,一箱又一箱,足足搬了五六趟。我们都很好奇,一名男同志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打开箱子才知道,里面都是书。院里配的书架不够放,他就把书整整齐齐地码在放制服的柜子里。”
很快,同事们开始惊诧于张立新对业务的精通,“向他请教问题时,他会随手拿出一本自己的藏书,很快翻到某一页,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龚霞一直记得,张立新在被借调到最高检工作期间,部门曾给他布置过一个调研课题。张立新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利用下班时间,在一个月内完成了《行刑反向衔接重点问题实证研究——基于某基层检察院161件刑事不起诉案件样本》的高质量调研报告。这份调研报告后来被江苏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评为一等奖。
被问及为什么有这样的“魔力”时,张立新笑着回答,因为以前教训深刻,所以随时都在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我刚参加工作时,有的当事人热衷于钻研法律,时不时举出几个指导性案例,问我为什么不参照,很多时候,我因为不了解这些案例而脸红;有时去行政机关沟通案件,当我提出监督理由后,对方总会振振有词地辩解。我想反驳,但又怕自己的反驳缺乏依据,只好沉默。后来我知道了,这叫作‘本领恐慌症’,治疗这种病只有一味药,叫‘知耻而后勇’。不服输的我从此走上了一条苦练内功的‘不归路’。”张立新说。
张立新上下班经常会背一个书包,同事们都说他像一名在校学生。书包里没别的,就是书,从最高法的司法观点集成,到法律法规的理解与适用,再到法学名家的学术专著。不论是晚上临睡前,还是周末带孩子去上兴趣班,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拿出书来看一看,想一想。
翻开张立新书架上的藏书,你会吃惊地发现,几乎每一本书中都有各种标记,尤其是批注,有的页面上写得密密麻麻,许多书的使用痕迹都很明显,不知被翻阅过多少回。
一年年的积累,让张立新一点点强大起来。如今,如果在办案中有人就法律问题向他“发难”,他会马上“引经据典”,自信地向对方作答。“我真切体会到,只要全力以赴精进业务,终究能治好‘本领恐慌症’。”
2023年5月,在参加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竞赛中,张立新以扎实的法律功底、不服输的劲头和强大的抗压能力在比赛中脱颖而出。那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竞赛,从备赛到比赛,张立新的体重掉了10多斤。
问他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不断前行时,他说,是自己一直以一种求极致的心态对待行政检察工作,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努力站在金字塔的塔尖上,成为行业的标杆。
有信念、有目标、肯钻研,或许这就是张立新成功登顶业务“塔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