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防止未成年人涉黑犯罪刻不容缓
2022-01-24 17:14:00  来源:高检网  作者:通崇检

  近年来,未成年人参与涉黑组织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问题比较突出。以海南省检察院第一分院近年来办理的“月亮帮”等3起涉黑案为例,被起诉的149人中,未成年人48人(在校学生23人),涉嫌开设赌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贩卖毒品、敲诈勒索、故意伤害等罪名。防止未成年人涉黑犯罪刻不容缓。下面,笔者结合办案经历,粗浅分析未成年人涉黑犯罪的原因,探寻遏制未成年人涉黑犯罪的对策。

  一、未成年人涉黑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学校管教不力。一是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不严。上述未成年被告人中,有的长达几个月未上学,但学校、家人均不知情。学校对学生出勤率的登记统管不严,教育主管部门也未及时发现这一漏洞并要求学校进行整改,导致极少数学生本该在校读书,结果却在社会上无所事事。二是学校对理想信念教育乏力。在卷入涉黑案的未成年人中,“00后”居多,初中学生居多,这些未成年人大多不爱学习,爱玩、爱打架,以参加黑社会为荣,认为加入组织后不需要付出过多的劳动即可获得生存资本、谋得财富。对此,学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未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缺乏。这也是未成年人卷入涉黑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因。涉黑未成年人大多缺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关爱与引导,且家庭条件较差,所居住地方人员杂、环境乱,导致他们为了引起他人关注或是追求物质享受,早早辍学混迹“江湖”。

  (三)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及网络环境治理不够。海南省检察院第一分院办案检察官分析发现,在一些中小学、中专学校附近,开设着宾馆、茶店、KTV、游戏室等娱乐场所,黑恶势力组织常常在这些地方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由于这些场所距离学校近,时有未成年人出入,耳濡目染之下,难免给他们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加上未成年人身心还不成熟,认知能力不足且易冲动,长期出入这些地方,也容易被涉黑组织盯上,以提供免费烟酒、住宿、保护等引诱、拉拢或蒙蔽,最终被发展成为组织成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另外,互联网上黑恶文化悄然蔓延的苗头,以及低俗、暴力等不良网络文化“隔离带”的缺位,也是未成年人卷入涉黑犯罪的一个原因。比如,一些涉及“帮派”“江湖”等黑社会题材的网络游戏中,大量充斥着打打杀杀等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三观”,少数未成年人信以为真,就将网络上的虚拟行为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去。

  二、预防未成年人涉黑犯罪的对策

  (一)依法严惩涉黑犯罪。招募、吸收未成年人为组织成员,教唆、引诱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惯用手法。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黑犯罪,司法机关首先要依法严惩涉黑犯罪,有效发挥震慑、警示作用。特别是要依据“两高两部”《关于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意见》,对于组织、指挥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的,利用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的,为逃避法律追究让未成年人顶罪的,利用留守儿童、在校学生的等9种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情形,应当从重处罚。

  (二)加大对网络及网吧等特殊场所的监管力度。针对未成年人涉黑犯罪新态势,网监、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及网吧等特殊场所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不良信息,严防黑恶势力渗透、蔓延至校园周边地区和KTV、网吧、宾馆等特殊场所,严禁特殊场所违法接纳和雇用未成年人。

  (三)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自上而下、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责任网络,努力做到校园安全责任全覆盖。同时,对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人员因失职渎职造成未成年在校生涉黑犯罪,且瞒报、谎报的,依法依规给予处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学校也要有效开展理想信念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远离涉黑犯罪。

  (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全面落实。要以学校为单位,重点关注有厌学、辍学倾向及事实辍学的学生,建立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和帮教。教育主管部门发现外出打工、未满16周岁的辍学学生,要会同务工地教育部门做好劝返复学工作,由务工地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依规查处。

  (五)充分发挥家庭预防的特殊作用。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其顺利完成社会化奠定基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注重从精神层面关心引导,从家庭这一源头防止未成年人涉黑犯罪。另一方面,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让家长知晓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结合未成年人涉黑犯罪典型案例,为家长敲响警钟,让家长意识到家庭监护和正确的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涉黑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理应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综合立体式保护。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编辑:葛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