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镜案专栏第17期:小作坊
2018-11-20 15:13:00  来源:  作者:通崇检

  厕所就在加工间里

  天刚亮,老庄的小作坊就忙活开了,刺耳的机器声划破郊区清晨的宁静。老庄这里生产一种叫“松板肉”的食品,就是腌制后的猪颈肉。因为量少,有“黄金六两”的说法。

  老庄穿着套鞋站在加工间里,眯眼叼着烟,烟屑不时往下掉。这里空间逼仄狭小,搅拌机、塑料盆、水桶横七竖八摆在地上。老庄脚下,一根水管淌着水,把泛起来的污渍油渍冲出层层泡沫。原材料摆在一张不锈钢长条桌上,猪颈肉和各种配料,盐、味精、白糖、酱油、肉脆磷、增香王。冷冻的肉就直接扔在桶里和筐里化冻,血水不时滴答滴答落在水泥地上。

  松板肉好不好吃,调料配比是关键。这也难不倒老庄,他三姐就是专家,调制口味简直是艺术:三姐用布满老茧的手指在肉上轻沾一下,拿“金舌头”碰半秒,味道立刻弥散至整个味蕾。如果不够咸、不够香,那就再加调料继续搅拌。三姐继续请出“金舌头”鉴定,如此往复三回,味道基本拿捏很准。

  巡视间,老庄捂了捂鼻子:厕所也在这间房子里,夏天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但老庄觉得无碍大局,就地解决多省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哪。

  接过“大哥”的“接力棒”

  这家小作坊,源于灵光一现。

  老庄老家在福建莆田,有个结拜社会“大哥”叫老温,俩人关系很铁。老温有个来钱的行当,生产、销售假冒的一种知名品牌松板肉。钢丝上走险路,总有失足的时候,没多久老温在南京被公安查获,人关了进去。

  老温没进去的时候,常和老庄提起,松板肉这块能赚大钱,尤其是傍上名牌,浑水摸鱼。怎么操作,老温也没少给老庄比划,还介绍了一些熟识客户给他。老庄当时自己有工作,也怕担风险,这事儿就没往心里去。老温这一出事,老庄猛然意识,机会来了:老温这块市场空出来了,谁去填补呢?他当下做了决断,这块诱人的肥肉只能自己吃,别人不能抢。

  冷藏柜、搅拌机,老温那套生产设备老庄全盘复制,又在市郊区租了两间民房作为厂房。之后,老庄从山东买了三万个某知名品牌松板肉商标的包装袋。一没营业执照二没卫生许可,老庄的松板肉加工小作坊消无声息开了工。

  老温栽了跟头,老庄多了个心眼。他的规矩很严,要求工人开工必须反锁大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出声,唯恐外界知晓。

  惹恼正牌的后果

  光有货不行,得卖出去才能变成现钱。老庄倒不慌,他的手里攥着老温给的一些老客户资料,这些人脉现在派了大用场。老庄一个个去打电话,听说是老温的好兄弟,多少给几分面子。合作了几次,老庄心定了。这不,进货的客户络绎不绝:上海两家卖冷冻肉类的店从他这里拿了十五万元的货;常州一家店拿了四万元左右,零散的小客户更是不计其数。

  老庄是个精细人,账本都清清楚楚,他盘算着,一天做的多的时候能做五六十箱,一箱售价两三百块的样子,刨掉成本,利润空间足够。做了一年,老庄轻松赚了二十多万元,比外贸公司上班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包装差不多,口味差不离,真假价格差两倍,谁不选便宜的?老庄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根本不怕什么商业竞争。

  老庄不声不响搞小作坊,自然惹恼了正牌厂家。厂家派出专人进行明察暗访,摸清了造假窝点位置,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如神兵天降,民警对老庄的造假小作坊进行突击搜查,当场查扣未装箱松板肉近四千袋,已装箱松板肉四十多箱。

  老庄被带走时,突然想起了老温,可谓成也大哥毁也大哥。他想恨却无从恨起:人呐,有多大嘴吃多少饭。贪了,要出事的。

  实干比怒骂更有价值

  中国美食世界闻名,食品安全却是屡屡掉链子落话柄,闹出了太多不堪描述和回想的事情,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食品安全这个老掉牙却又不能忽略的话题,能勾起中国人许多痛苦和尴尬的经历,从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的负面舆论如此之浓之盛。

  骂多了骂累了骂的心凉了,还是要冷静下来,毕竟指责怒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能否认,我们的法律制度和常规行政手段对于食品安全,看起来总是有心无力,有毒有害食品割了一茬又生一茬,比牛皮糖还难缠。完全指望法律规制和打击不现实,也不符合客观规律。细究起来,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法律、道德、伦理、经济,每个领域都能出几本厚厚的专著。

  但是,法律从没有放弃过努力,尤其是检察机关。

  从2017年7月1日起,试点近两年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两部法律。这个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的司法探索,终于得到了法律地位的确认。

  公益诉讼能解决什么?以食品安全为例。吃了地沟油吃了毒鸭蛋服了假胶囊,黑心商贩坑的不仅是个别人,已经威胁了很多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犯罪分子要惩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要赔偿,又找不到合适的组织来替自己维权,怎么办?检察机关可以代表公共利益,向法院提起诉讼。

  再则,吃了地沟油,如果确认是行政机关违法履职造成的后果。检察机关同样可以启动公益诉讼程序,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如果不履职,便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许这些法律条文很生涩拗口,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检察机关可以为食品安全受到侵害的普通人“撑腰”,一道坚实的守护屏障树立在每个人的身后。

  当然,公益诉讼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是多了一条震慑、约束、维权、救济的渠道。在喧嚣的怒骂声讨中,十余年坚持做一件事,并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层面。这样的情怀和实干,比怒发冲冠更有价值,更能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在国家治理中的权重分量,也让伤痕累累的民心得到一些宽慰。

  只是,希望这样的好事来的更多更猛烈些。

  编辑:葛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