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镜案专栏第16期:“好”兄弟
2018-11-05 09:45:00  来源: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  作者:通崇检

  经营不善求脱身

  宾馆玻璃门上手指一点,嘴一吹,呛人的灰尘扑得猝不及防。小平摘下黑框眼镜,边擦拭边叹气,这破店什么时候能盘出去?

  一个月后来了两个年轻人,小雨和小一。两人手里有点闲钱,一直想投资开个快捷酒店,四处寻转租人。小平这家店,同等地段租金已是最便宜了。签约付钱,这家宾馆换了老板。

  丢了一句不痛不痒的“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小平拔腿就跑得不见踪影。

  宾馆是开了,可没几个人进来住店。小雨和小一想到了前任老板小平,讨教经营。小平冷笑心里,这店要是赚钱我能转给你们?草草敷衍几句诸如“店面招牌要醒目宾馆卫生要注意”,三人“兄弟哥们”热乎乎叫上了。

  小平这人仗义,小哥俩心想,拿不准的事儿找他。

  眼下就有个麻烦事。宾馆的消防安全有问题,消防证件一直没拿到。天天赔钱,再投钱改造消防?小哥俩决定及时止损,把宾馆再转让出去。

  找谁?当然是小平,路子多人脉广脑子活嘛。小平没有回绝,说月内必有回音。本地人老万,出价35万,这个消息让小平自己都有点吃惊。

  可他有 “小九九”:忙可以帮,活儿可不能白干。小平告知小雨,宾馆转手价格是30万,已经谈妥了,一下子“瞒”了5万块差额。还是小平厉害,小雨和小一并无察觉异样。

  急于脱身办假证

  三人还没高兴几天,老万就明确提出:宾馆必须证照齐全才能付钱。

  小雨、小一猛然想到消防合格证的事儿,这下麻烦就大了!

  决不能因为两个“小本子”坏了宾馆转手的大事情!为了把店顺利盘出去,小雨、小一再次找到小平合计:一不做二不休,做两个假证,糊弄老万,让他乖乖掏钱。

  一切发展很顺利,钱全数到了小平手里。看着银行卡后面几个零,他贪念一起,临时变了卦,告诉小雨,老万又变卦了,只肯先付10万元,就这,还是他磨破嘴皮人家才肯给的价钱。小雨想着,能卖一点是一点,总比天天亏钱好,小平办事得力。

  再说老万,在消防验收时证件被指出全是假的,顿时懵住了。转念就是无名之火窜上头,明摆着被三人坑了一把,他咽不下这口气,向警方报案。很快,小平、小雨、小一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职业敏感揪出“案中案”

  案件移送到了检察院,事情有了变化。

  三人出事后,小平吹嘘自己有熟人能打点关系,司法机关奈何不了他们。这话总觉得还有深意啊!职业敏感让检察官脑海里一片电光火石:打点关系就要拿钱开路,这些钱从哪儿来?难不成小平自掏腰包去跑关系?谁最有可能心甘情愿掏钱?

  原来,小平向小一索要了四万八千块现金和价值一万多元的烟酒。这笔钱,小平转到了“伯伯”账上,还居然是个女性名字。哪有这么起名字的?检察官一查,此人是小平的妻表姐。真相已了然七七八八,检察官不动声色让公安补充侦查。公安接着查下去,小平身上居然还有事儿,坑的仍然是自己的好兄弟小一。要了六万块“活动费”,骗小一能到海洋渔业指挥部工作,“吃皇粮”有编制。检察官面前,小平说6万块是问小一借的,有借条白纸黑字呢。一查,临时补的。家里人一起出的主意,心里毕竟怕啊!钱最后还是还给了小一,可法律上的事儿可不是玩小孩过家家,诈骗犯罪这是坐实了。

  更伤心的自然是小哥俩。小雨、小一做梦也没想到,“同坐一条船上”造假证的小平一直“惦着自己人”,“眯”了宾馆的20万转让费不说,竟然又骗了十几万元。

  杀熟

  这个案件颇有戏剧性。按照惯常剧本,好兄弟一起被抓,几个人定好攻守同盟,宁死不屈,打死不招,把兄弟“情谊”演绎到极致。偏偏检察官“不解风情”,突然斜刺里杀出,抓住了案件中的细枝末节,步步追击,直接来了个大逆转。案件办圆满了,局中那哥俩寒心了:所谓好哥们儿,竟是专坑自己人的“杀熟”高手。

  此案是个稀罕事情,但生活中的“杀熟”现象太多,大家都有切身体会。如果你的朋友有做保险的,亲情友情是次要的,保单是必须的,坑人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更不幸,你的朋友干起了传销的勾当,接个电话吃个饭叙个旧,没准你从此天天被关起来洗脑,再也见不到外面的美好世界。

  保险和传销是“杀熟”的极端方式,人民群众被坑惨了之后,基本也长了点记性,听到这这两样东西都尽量绕着走。一种合法,一种非法,杀熟的力度和手法不分伯仲。

  不过,生活中更多的“杀熟”,让你如同吞了一只苍蝇蚊子,吃不死人,恶心和膈应。好朋友开了个网店,第一时间告诉你,咱俩这关系,肯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你的心一热,一千块买了朋友介绍的一套化妆品,美滋滋的抹在脸上。后来到店里一看,五百块钱一模一样品牌,还送小礼品,直接听到友情破碎的声音。

  另有一种,范围更广,人人可能遇到,算是“杀熟”的一个变种:朋友间借钱。数额不多,三五百,千儿八百,借之前推心置腹要你雪中送炭拉上一把,借到钱换手机号人间蒸发,出国血拼几趟购物无数,就是不记得欠人一笔钱。你开口,你就是小肚鸡肠,屁大的事情,没当我是朋友嘛;你不提,太好了,这笔钱再无“下回分解”。

  其实,我们自己反思一下。“杀熟”为什么能奏效,是不是我们那点可怜的面子作祟?朋友开了口不好意思回绝,亲戚的事业不支持一下被人说没有人情味。种种纠结,还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不”。也许一时得罪人,但能换得余生太平。知道你刀枪不入油盐不进,那些想“杀熟”的人自然会远离。你的软弱并不会换来“杀熟”者对你高看一眼,反倒成为冤大头的最佳人选,不断被“杀”。

  应对“杀熟”之计有高人。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有个关于借钱的做法,但凡朋友问他借钱,他直接来一句,借钱没有,但不嫌少的话送上一笔款子。你若不要,谢客,好走,不送。看看,难题都抛给了对方。还钱,皆大欢喜,不还,就当送钱打发乞丐,断了一门朋友。

  当然了,让杀熟的高手栽跟头,这得要夸夸本案的承办检察官。办案不死抠法律,从人性和常识出发,最终破解了一桩“案中案”。犯了罪,身上那点事都给你扒出来,决不会漏掉一件;办了案,揭出人性阴暗面,给懵懂之人鲜活警示。

  真是功德无量。

  编辑:葛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