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镜案专栏第10期:潜伏
2018-08-13 10:42:00  来源:崇川区检察院  作者:通崇检

  老家揭开身份谜团

  荆楚大地,一处四面被大山围得严实的小山村,已是晌午,几缕炊烟左右不定飘着。前夜下了场雨,粘稠的泥土泛着油光。两名穿着警服的小伙子抬头不停擦汗,脚一深一浅。看到红顶黑砖的一座瓦房,高个警员拿出一张纸比对着,转头兴奋地告诉同伴,就是这家,去看看。

  大门敞开着,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慌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高个警员问,我们是通城来的,阿金家是这里吗?老夫妇一脸惶惑,不是,我家没这个人。警员挠头,不对啊,地址就是这儿,你家没其他人了?老夫妻的脸僵住了,说大儿子阿勇在外面坐牢,小儿子阿元老实巴交,腿瘸,在镇上打零工。两名警官眼睛亮了,对视了一下,和老夫妻告辞。他们又走访了几户邻居,没有不骂这阿勇的,跛脚弟弟在家养老爹老娘,大哥混在外头坑蒙拐骗。

  两名警员跑去了镇上的派出所,村里的服刑人员这里都能查到。结果惊掉下巴,阿勇没查到,阿元居然在里头。本以为,证明阿勇就是阿金,真相即可大白。这个阿元横插一杠,事情复杂了。只剩一条路,会会这个阿元,验明正身。

  监狱里,“阿元”坐在高个子警官对面,歪着光头,黑瘦尖脸,笑着,说报告长官,我在号子里挺老实。警察不动声色打量着,照片上阿元眼角下有颗痣,对面这个“阿元”没有。警察说,写几个字吧,阿元“沙沙”几笔写了自己的名字递了过去。就这几个字,露了破绽。你就是阿金吧?“阿元”眼神一闪,嘴巴惊得合不上:不,不是。你们怎么知道的!

  “租”来的面子

  阿金闯社会从偷抢骗开始,抓了判,出来再犯,接着被抓,一晃就是三十多岁。

  三年前,阿金到了通城。看望了出嫁的妹妹,还顺带想找点活干。一年了,阿金四处碰壁。年底,老家一个亲戚去世,阿金想回去奔丧。出来混了很多年,阿金在老家名声不好,这次他准备风光风光。通城很多租车公司,阿金和女老板说,租辆车跑一趟老家,通城这边有亲戚,跑不了。

  女老板笑笑,破例租了一辆“雪铁龙”给阿金。阿金倒也守信,丧事办完,开回通城把车还了。这次回家,大家都说阿勇(阿金在老家的名字)出息了,爹娘难得头抬了起来。

  阿金是要做大事的人,一辆车算什么,他心里哼哼冷笑。

  最近,听说青海那边做矿石生意的人都发了大财,阿金的心跟猫抓似的。没点本钱,怎么去淘金?阿金脑袋滴溜一转,想到了租车公司。第二次找女老板租车,阿金开回老家,抵押典当了十万块钱。可阿金实在没有暴发户的命,矿石生意亏得一塌糊涂,麻将桌上赌了两把也输得精光。

  阿金什么风浪没见过,还是不动声色去租车,车子的档次蹭蹭上窜,口气还越来越大。阿金像是染了毒瘾,明知道前面是深渊,还要纵身往下跳。

  用弟弟的身份坐牢

  一来二去,三十多万已经被阿金花光。阿金面前又是和往常一样的选择,逃和躲。这次,阿金想出一招 “移花接木”,冒充弟弟阿元继续生活。阿元长年在外打工,长相和阿金很像。

  改名换姓,这招够绝,阿金很得意。溜到武汉租了房子,变本加厉租车“发财”,直接把租来的车卖给老乡。被人报案后,武汉不能呆了,阿金转战浙江,又因入室抢劫被户主扭送公安局。面对民警,阿金想到租车这档子事,冷汗直冒,他知道有个罪上加罪。阿金强忍住内心惊涛骇浪,咬定自己叫阿元。狱警看身份证,样貌差别不大,阿金就以“阿元”的身份坐起了牢。

  阿金溜了,租车公司的女老板如梦方醒,带着阿金租车填写的信息资料去了派出所,这也是唯一的线索。潜伏再深,终有破绽。按照检察官的说法,服刑中发现还有之前漏罪,阿金指望“如期”出狱是不可能了。

  玩弄司法,一种危险的倾向

  阿金的文化水平不高,他的处事经验靠的是在社会中的摸爬滚打,一次次的行走在犯罪的钢丝上。这种特殊的经历,也造就了他在犯罪时的不惊不乱,不会像一般的犯罪嫌疑人张皇失措,除了逃跑,他的脑子里还能算计出最有利的避险方式。

  坐牢这事,甭管谁干,都不光彩。可是,头上顶一个罪还是两个罪,差别就大了。与其说阿金耍小聪明逃避重罚,倒不如说,他看到了司法体制中的某些漏洞和弊端,巧妙的利用和玩弄了一把。

  这种倾向很危险。

  回顾几十年的法治建设,成果丰硕。很多连法为何物都不知道的老百姓,开始一板一眼谈合同打官司了。动嘴动手动气解决不了,能想到还有一条路,依靠法律。这种现象,就是法治进程持续推进的明显成效。或者说,这也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然而,现在我们却听到这样一些人一些事。有少年杀人眼都不眨因为“不满十四周岁不追究刑事责任”;两个人打官司,第三人的债权莫名消失;女性为逃避监管羁押,不停怀孕。诸如此类,很多人是懂法了,但不是用法保护合法权益,而是瞅准现行法律制度设计中的瑕疵或者漏洞,用法律之名达到非法目的。

  是的,很多人懂法了,却失了那颗善心。

  我们的普法喊了很多年,摆摊设点,各种开讲,“公检法司”轮番上阵,好不热闹。热闹完了,其实入脑入心的有几个?打眼望去,都是大爷大妈,来的动力也许就是一包洗衣粉。

  我们的法治课,上了不计其数,都是说你不能干什么,那是犯法。很少听到,你已经懂了不少法律知识,要存着善意善心使用,能力有余可以用法律帮助他人。

  借用《菜根谭》里一句话,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的确,我们的法律是还不够完善,关于司法的各种争辩也从没有停止。而今,对于司法的期待更深,需要更贴地气的法律产品。我们学了法,知道法并不完美。但是,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我们明知法律有漏洞,但是不去钻营利用,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养。人的高尚,就在这份淡定和克制中纤毫毕现。

  与法相伴,与善为邻。

  编辑:葛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