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南通按下了减速键,也让我被封控在了所住小区——中南世纪花城。身在防疫最前线,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伍,用自己的点滴付出共同筑牢抗疫防线,彰显“检察蓝”的忠诚与担当。
第一次穿上“大白”
参加志愿服务的第一天,我作为采样信息扫码登记的志愿者,第一次穿上了全套“大白”防护服,闷热不透气。整整半天,不能喝水不能去洗手间,手机在口袋里响个不停,也没有办法拿出来,口罩的绳子勒得脸生疼。但居民们对志愿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又让我充满了力量和干劲。很多连智能手机都不怎么会用的老年人都拿出了事先打印好的核酸采样码,为的就是让志愿者减少一点工作量,还有一些居民为志愿者们送上了食物和饮用水,成就了抗疫一线的双向奔赴。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上网课的学生、孕妇等快速检测,我及时与检测点位负责同志沟通协调增设“绿色通道”,让特殊群体免去排队等待时间。
全天候待命的“楼长”
为了更精准地开展小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花城小区各楼栋都选任了“楼长”,而我就有幸成为了28号楼的楼长。
28号楼共284户,是花城三期户数最多的一栋楼。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服务对象,为了保证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效运转,我组建了本楼栋15人的志愿者服务团队,首次集中开会时,为方便联系协调工作,我临时创建了“花城28号楼志愿者”工作群,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了分工,最大限度发挥团队的力量。
为了减少不同楼栋间混合采样以及人员聚集的风险,我与社区进行协调,将所有楼栋混合排队采样的方式,改为分楼栋分单元的采样模式,在事先做了充足准备的情况下,我动员所负责的28号楼全体居民在一个小时内全部完成核酸采样。“请保持两米距离”“请提前准备好行程码、健康码和核酸采样码”……为了维护核酸采样现场的秩序,这样的话我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每说一遍似乎都是一种责任,是对群众安全健康的责任。
尽管口罩下居民们看不清我的脸,但他们一句“辛苦了”“今天的核酸采样组织得真是又快又好”,既让志愿者们暖心,也给予了我们信心。因我负责的楼栋安排的采样时间一般是在中午,为了全程组织好本楼栋的核酸检测工作,我经常在下午两三点才能吃上午饭。但为了守护居民们的生命健康,一切都是值得的。
疫情形势瞬息万变,防控政策不断更新,难免居民会有不解和疑问。真诚沟通总是取得理解的最好方式,我全天不间断地在业主微信群内第一时间转发上级通知、耐心解答问题、做好解释说明、回应居民需求,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尽全力将封控区变为共同抗疫的“大家庭”。通过几天的沟通,我和过去不太熟悉的小区邻居们已经打成了一片,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本楼栋有几个人在健康监测、有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有没有外地返通的人员等等。为了防止超负荷运转的手机因电量过低导致自动关机,手机充电宝已成为我近期“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抗疫之战,并未完结。前路寒流阵阵,更有暖意融融。虽然身处疫情焦点地区,但因与大家同行,心中充满勇气。让我们共同期待春寒散去,一起拥抱无限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