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枪成瘾
小强和几个哥们儿约好要去玩真人CS游戏,到了周日又睡过头了。日上三竿,被窝里露出几根乱草把似的头发,鼾声深浅间隔,有节奏起伏。这个出租屋,小强住了三年。自打毕业就窝在里面,没钱嘛,穷讲究什么!租房的时候,小强和房东老头说,只要有网有热水器,别经常跳闸就行。
十来个平方米的屋子,墙壁上贴着大大小小的枪支照片,从迷你手枪到强悍的冲锋枪,再到冷血精准的狙击步枪,像一个小型的枪械展览。小强学的建筑设计,却独独对枪械入了魔。他可不是嘴把式爱枪,平时三千多的工资,除了吃喝拉撒睡,都花到了这点爱好上。从网上淘来的仿真枪十几支,到货了先把玩一番,不过瘾就拆,零散部件满地都是。
意外收获
因为迟到,周日的真人CS对战,小强被当成“匪徒”,被一帮“反恐特警”一顿围追堵截,身上不断挂彩。此情此景,小强脑袋里突然浮现出大学里泡网吧打CS的日子,就端着一把AK47,巷战里杀敌无数。每到清点战果时,他总习惯抽根烟,嘴角上扬盯着电脑,有种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
还没回过神,肩膀上突然被人重重拍了一下。好兄弟刚子对小强发飙,说强子你今天大失水准,怎么被追的像条狗一样?小强陪着笑,说走神了走神了,想起了大学时候咱们通宵联网打CS了,一把金色的“沙漠之鹰”手枪就让全班的男生眼馋。现在见的枪也不少,咋看来看去都是都是小孩儿的玩具,没劲!
那你是没见过真有劲的,刚子一脸嘲弄看着小强,刚子说认识一个东北人“筒子”,网上卖各种好枪,不比真枪差多少,价格还过得去,强子你要玩枪,可以问问看。有这个门路你不早说,小强一拳捶在刚子胸膛上,要了“筒子”的联系方式和QQ。
找到知音
打开电脑加完好友,小强顿时被“筒子”网络空间里的图片迷住了:一排排不同型号的枪支渐次展开在眼前,各种新款仿真枪械这个“枪械库”里配得那是相当齐全。小强觉得淘到了宝贝,他看中一款手枪,花了两百块。一周之后,小强收到包裹,迫不及待拆开一看,一支漆黑锃亮的黑色手枪露出来,和图片没有什么差别。
小强在网上买过不少枪械,但这家的货他最满意。他有点好奇,这个东北卖家“筒子”似乎很懂现在流行的各种枪械的行情,介绍枪支仿造的真实款出处也说的十分详细,这么专业的卖家不多见。难得有知音,小强和“筒子”攀谈起来,这才知道人家至少二十多年的枪迷历史,先迷,后玩,再卖,还真是个专家里手。
这以后,小强不但从“筒子”那买枪,还聊起了各种枪械知识,真是相见恨晚。“筒子”有一次告诉小强,这些枪自己也是冒着风险卖,有的枪即使打不死人也能把人打伤。要不是可靠的人介绍,这些枪不会卖给小强。
威力惊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强一直希望自己的枪能有真正的威力,何不回家测试测试?枪支模型只是中看不中用做做摆设还行。没想到,三支装弹气枪还真的给了小强一个惊喜,隔着三米远,小强竖起一个空啤酒瓶。端枪眯眼瞄准,砰,瓶子被打穿了洞,玻璃裂纹如蛛网般散开,漂亮,好枪!
几把枪玩了两个礼拜,小强只敢瞄着巷子里的流浪猫狗射击,看着小动物们被吓得四散逃开,小强吹了吹枪管,帅气扛在肩上,有种得胜回朝的快感。
玩枪的体会得和“筒子”说说,小强照例网络上线,却发现“筒子”的头像灰暗,发消息也没反应。小强总感觉有点不妙,他的第六感一直很准。
没过几天,断线的“筒子”又有了消息,他在黑龙江被警方抓了。“筒子”很怕坐牢,把小强买枪那点事都抖露了出来,老家这边的民警四处找人。
小强傻眼了,买了几把仿真枪,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个“筒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用枪打过的小猫小狗,狠狠扯了一把头发,造孽啊!
警惕枪支娱乐化倾向
枪是干嘛的?枪是杀人的。
冷兵器时代进化到热兵器时代的标志,就是各类枪械登场。古人一把宝剑刺入胸膛,冰冷血腥;枪支诞生后,零点几秒,麻利解决生死。刀剑再厉害剑客再神勇面对千军万马只能知难而退,枪支出场立刻逆转局势,隔着几百米,只须弹药充足,不断扣动扳机,突突突,用子弹将敌人射杀于阵前。
因为枪械散发出的冷血孤傲气质,大大刺激了雄性荷尔蒙的分泌,男人们将枪械视为彰显自身魅力的一种配饰。这种人枪合一的形象影视剧里经常能看到,西部牛仔腰里别左轮手枪,“007”有黑色小手枪,国内抗日剧里常常出现“盒子炮”。印象很深的便是,一个解放军战士端起一挺机枪,枪口怒喷火舌,敌人跟下饺子似的一排排倒下,枪威武霸道,战士何等英雄主义?
和平年代,端枪扫射的情景自然只能在电影电视里看看。但这并不妨碍部分年轻人对枪械的迷恋和追捧。民间,出现了一群人叫军迷,这些人年龄一般不大,热衷于了解各类枪械知识,说起枪那是头头是道。其中,一些资深军迷对枪械的了解程度和深度不在专业武器专家之下,这是迷恋至深的最好印证。军迷们不但懂枪,也喜欢玩枪。他们不惜重金购买、收集了很多枪械模型,包括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仿真枪。
而仿真枪这个东西,恰恰游走在违法的边缘。我国对于枪支管理极其严格,但凡具有一定杀伤力的仿真枪都会被认为枪支。也因为门槛认定低,引发过一些讨论和争议。但无论如何,枪械严管的大方向不会更改,这是关系人命的头等大事。不妨想想美国,隔三差五就出个校园枪击事件,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大学生,怀揣一把手枪立马变成地狱恶魔,戕害人命无数。两相对比,哪个让你心里踏实点?
相比个体买卖有杀伤力的仿真枪,另有一种对枪支的群体娱乐化倾向让人隐忧。国内和平的大环境,让很多军迷对枪支终极意义的认知逐渐消解,枪支在他们的眼里不过是一件玩物,和一根精美烟斗、一件貂皮大衣、一个青花瓷瓶一般意义。他们更多关注枪的造型酷炫与否,以及背后的设计审美价值,全然忽略枪支的杀人功能。久久“玩物”,必会“丧志”!
其实,世界各地,枪支仍然不断在杀戮,从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平民的血泪滴洒在黑洞洞的枪口下。枪械是因战争和流血而生,真正理性有责任担当的“军迷”们,不但要懂枪,更要从更深层面去思考,如何让枪支从杀人之物成为守卫和平之利器,贡献真知灼见,造福黎民百姓。
严刑峻法能震慑军迷们的越轨逾矩,却远远不能解决枪支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倾向,从军迷到普通百姓,都要警惕。